当上博导后,我和学生开始了“极限拉扯”

 

几年前,我直接获得了博导资格。虽然读书和工作期间也零零星星指导过一些尊龙凯时官网学生的科学研究,但终究是没有经过硕导的历练,直接被聘为博导,心里有一些欣喜,也有几分惶恐。

会做科研和会带学生好像是两回事,真正开始带学生我才体会到。

做学生时,觉得自己的导师能力超凡。一旦自己开始带学生,才慢慢体会到,个人能力有限,肩头责任重大。

做学生时,不用为论文的方向发愁,不担心经费和课题总体进展,心里总有一个可随时求助的导师。自己成为导师,困难和问题来得措手不及。

协助导师指导的第一个学生(猜猜谁是作者?)


沟通的艺术?在做导师前没有培训过啊

指导学生需要有效沟通,沟通的艺术在做导师前没有培训过啊。凭一腔热情和积极主动的态度,我的导师生涯就开始了。

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三两个回合,我就败下阵来,热情被现实锤炼,积极主动的沟通逐渐变成强势命令,学生从无限憧憬变得压力陡增。

周一布置任务时,我滔滔不绝讲了近一个小时。周五询问结果,学生答复没有做,追问到细节,学生面露难色,“老师,我不知道加几摩尔……”。听闻此言,一股血脉直冲脑门,眼前一晕。

事后仔细思索,前三十年的学术交流的对象主要是老师。他们知识渊博,阅历丰富,问题在他们那儿似乎总有答案。尤其是我的博士后导师,身材高大,目光如炬,交谈时总能感受到他微微侧耳,捕捉每一个细节,经常是我说前半句,他已经超前理解到我的后半段意思,和朋友谈及导师思维的敏锐,大家归结导师是天才、是厉害人。创业后,与公司同事谈项目,话刚开头,对方已经深谙我意。大家同在一个项目组,信息共享,没有壁垒。但是角色转变之后,面对学生,我还没有调整过来。

 ?

线上与线下交流沟通

想明白后,我重新规划思路:要求学生不理解的时候随时询问,尽管向我的微信和Email发信息,不能让问题过夜;给学生批注时尽可能多写一些文字,不怕啰嗦,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学生听不懂,或者引起歧义;每次谈话都要向学生逐一询问是否还有不清楚的地方,适当时候可以录音,隔一段时间把多数学生不懂的共性问题收集起来,我再做ppt、办讲座、录视频,供后来学生学习;另外,让学生自述项目难度与项目需求,查漏补缺。

现在,我的课题组关于如何做科研,如何作图,如何做高质量材料表征讲座视频累积的资料近1T。

不过,参考资料再多,也需要学生花时间去学习。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不同,知识层次有差异,硕博阶段学生需要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没有适合每个人的教科书,解决问题要积极主动探索。作为一名导师,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最好条件,最终回到了那句老话,“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欣慰的是那位问我实验加几摩尔的学生最终圆满完成学业,并求职到中兴工作。

 ?

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